9月,应急管理部组织16个检查组,对各地集中开展了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专项执法检查。国庆节期间,应急管理部又组织由部领导和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带队的明查暗访组,对14个重点省区进行了明查暗访。
检查组实地检查20余个地市、近200家危险化学品、煤矿、非煤矿山等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和重点单位,发现各类问题隐患680余项,责令停产停业8家,行政处罚182万元,现场核查群众信访举报4项。
据介绍,各地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方面还存在四个方面突出问题:
政府热、企业冷问题突出
部分地区政府雷声大、企业雨点小。一些企业提供给检查组的工作材料临时抱佛脚、东拼西凑;对于政府相关工作部署“层层递减”“变相打折”,存在工作措施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应急准备不充分、企业领导带班值班未落实等问题。
在山东潍坊检查时,第一检查组发现昌邑市鲁地铁矿有限责任公司在迎大庆安全专项整治自查自改中,避重就轻,只提鸡毛蒜皮的问题,对该矿第四系覆盖层厚、岩体可能存在含水层等重大安全风险却视而不见,未进行研究防范、采取措施。
部分企业缺责任、失管理问题突出
一些企业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固,“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没有彻底转变。检查组在检查化工企业时发现,企业普遍对报警管理、泄漏管理等不够重视,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例如,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9月份以来,共发生工艺、气体报警78次,企业对频繁的报警未进行详细原因分析,导致报警装置成为“花瓶”。有的企业将自动化控制系统及安全联锁随意摘除或切到旁路,致使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失灵。广东惠州大亚湾美誉化工仓储贸易有限公司将丙烯罐组和丙烯腈罐组安全仪表系统中的部分信号切到旁路,无法起到保护作用。检查组在检查淮北矿业芦岭煤矿时发现,其使用浓度为2.0%的甲烷传感器,未调校报警点、断电点,值班人员对各类传感器故障和报警不记录、不处置,严重威胁了煤矿生产安全。
第十二检查组在抽查企业时发现,部分企业在问题整改上“搞变通”、应付检查。福建湄洲湾氯碱工业有限公司虽然按照专家指导服务要求在环氧乙烷储罐安全阀增设了氮封设施,但却关闭氮气进气阀门,致使氮封设施形同虚设。
部分基层政府和部门作风虚、监管松问题突出
此次检查发现,一些基层政府和部门对上级部署“置之不理”。河南煤气集团义马气化厂“7·19”重大爆炸事故发生后,应急管理部通报要求各地应急管理部门要在8月底前集中组织开展一次针对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警示教育,但第十二检查组在福建检查时发现,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作为化工园区,开发区应急管理局未按要求落实。
有些基层政府和部门在开展专项治理中“抓不住要害”,没有盯住企业整改重大风险隐患。第二检查组在河北检查时发现,今年以来承德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虽然对地下矿山、尾矿库企业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但现场执法检查时执法人员未发现企业危险作业审批制度缺失、尾矿库浸润线埋深测量方法错误、在线监测系统无法预警等本应发现的违法行为。
基层执法不严,是安全监管中的“软肋”。第十三检查组在广西、重庆,明查暗访组在湖南等地现场执法检查时均发现,基层执法处罚宽松软,以责令限期整改替代罚款、停产整顿等行政处罚措施,对重大事故隐患未及时下达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有的检查组在要求对发现的某企业突出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时,个别当地政府领导替企业求情,逃避处罚。
部分行业领域新风险、老问题交织叠加问题突出
以渔业船舶行业为例,第二检查组会同农业农村部渔业局联合对海南省渔业安全工作进行了深入检查,发现赴南海潜捕作业渔船安全风险大。目前海南省约60艘渔船采用潜捕作业方式,从业渔民1500余人,每船每航次出海30-50人不等,远超核定人数,船员无证上岗现象普遍,违规积载极大降低了船舶抵御风浪的能力。
此外,海南省休闲渔业安全风险凸显。目前海南共有从业船舶1500余艘,去年接待游客129.7万人次,由于法律规范缺失,绝大多数休闲渔业企业均处于“地下”经营状态。此外,渔业、海事、文化旅游等多部门监管职责不清,渔业部门对违规载客垂钓的渔船只能以船员未持证上岗为由进行处罚,收效甚微。
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此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各检查组已在现场向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了整改要求和建议。